联系我们
Contact us导演直线:15054116080
公司统一热线:400 772 0056
地址:济南市历城区二环东路东环广场A座1007室
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,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,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,以展现真实为本质,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。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。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。1895年法国路易·卢米埃尔拍摄的《工厂的大门》、《火车进站》等实验性的电影,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。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,第一部是1905年的《定军山》。最早的一些镜头,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,历史人物李鸿章等,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。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。
写作纪录片剧本有两个阶段
(1) 拍摄脚本
(2) 后期制作剧本
拍摄脚本就像是你在上路漂泊时随身带着的地图。旅途中你会遇见各种障碍,也会有意外之喜,你会在人迹罕至处发现精彩又未知之地。你可以决定是沿着一个方向而去,或是旁逸斜出,一而再再而三,地图总能帮你找到路,以免走失。拍摄脚本就为你的纪录片旅程提供概念地图。它统筹你前期的调查,让故事轮廓浮出水面,并为你的拍摄提供视觉指南。拍摄脚本和后期脚本一样可以既详细,又可简略,这都得看编剧所得到的信息多寡。
首先拍摄脚本不能塞满一堆拍摄镜头清单,这个清单应该是在制作时才出现的,还要包括详细镜头数、解释、场景切换以及其他制作细节。虽然一些导演兼编剧会把拍摄脚本和镜头清单结合,但两者还是不同个体。拍摄脚本一般不会深入到制作细节中,除非是故事需要。它本身应该是很概念性的、描述性的,但需要为进一步阐述留足空间
后期制作脚本是拍摄脚本的最后版本,通常其是在纪录片拍摄和剪辑期间的修正版剧本、甚至是重新写过的脚本,后期制作脚本既有在拍摄阶段收集到的声、像概念元素,也要有一路上来的所闻所感。它能将这些编织进一个电影化的故事中,以便于作者将其剪进纪录片中。后期脚本通常会包含有详细的镜头和动作。
再强调一遍,后期脚本也不可与纸面剪辑相混淆,它需要包含详细的镜头和制作信息,虽然二者通常会被导演/编剧结合在一起,但二者有着本质区别。故事板是为了方便剪辑师修剪素材的工具,应该包含像是时间轴、磁盘数、计划内/外拍摄镜头等等信息。而剧本是概念化的、对行动进行解释,但仍要留给剪辑阶段出足够的想象空间。
不论拍摄脚本还是后期脚本不过是在特定时间里的一体两面,本质上它们是相同的。不过是方便导演运用手头现成的信息和技术进行创作。
电影剧本之共性与纪录片剧本之特性:
给电影写剧本,不论是剧情片,还是纪录片,都和写其他类型文章有很多不同。以下是编剧在写作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:
电影是视觉的语言。编剧写出来的话谁都不会看,它们只能转化成影像和声音呈现在大银幕上。一个编剧最重要的本事就是要能视觉化地写作。试图在剧本中讲理论、或是阐释概念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;如果观众“看不见“你的那通大道理,那写了有啥用。编剧必须要这样想:“我这样写能拍出来么?如果不行,那我怎么能让它变得好看呢?”电影展示着运动,你在大银幕上看到的大多数图像都在动,正是这一特性让电影与静态连续照片区分开来。编剧必须学会怎样将故事翻译成动作。
电影揭示出一些连人眼都看不到的景象——它可以是我们身体中的一个细胞、或是我们从未到过的国家、也可以是我们通常会忽略的小细节。编剧必须将观众未曾经历过的事搬上大银幕。
电影超越时空。它与我们不在同一次元。电影从一出生,就处在自我的泡泡里,独立于现实界外,编剧必须明白即使自己停笔不写了,自己创造出的角色仍有他们自己的生活。
电影是主观的。即使摄影机的朝向,都是个人主观选择的结果,电影的本性和我们的眼睛一样,就是关注我们感兴趣的东西,对镜头外的事物视而不见,也会因此丧失了客观性。
电影挑选观众。编剧必须牢牢记住每部电影都通过如何讲故事选择自己的观众。通过变奏一部剧本,他可能就决定了最后来看片的观众是什么样的。
电影要求精确,电影胶片不会歧视拍摄对象,不会躲藏、欺骗或是撒谎,它只是忠实全景记录着摄影机看见的世界。导演必须用一种特别方法拍摄对象,以期能包括或消除细节。( It is the filmmaker who must shoot objects in a particular way to include or eliminate details.)除了是会移动的影像外,电影必须有声有色。大部分电影都有声音和色彩,除非导演有意拍成默片或是黑白片。只要导演要用这些元素,它们都会融入剧本中。
电影会强调与煽情。电影可以激起观众从悲伤到愤怒的不同情绪,他们可以让观众思考,并在他们中传播有力消息。在写纪录片剧本之前,必须要多记几件事。纪录片剧本确实和剧情片、短片、长片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,但是,它也有如下特质:
纪录片是与现实翩翩起舞的电影,而非虚构。纪录片用事实、真相、真冲突、真人以及真感情扎入现实中,你在大银幕上所闻所见都根植于真实,无半分虚构。
纪录片是灵活的。不像剧情片,纪录片无法修补,也没有概念指导这一说法,你无法量化事件或是决定成片最终的方向。纪录片的“规矩”更少,这也展现出现实生活的无规律性,这些让拍片过程更具挑战,也更具挑战。纪录片影响着人们行动。纪录片总是有一个核心议题和核心信息,通常一个纪录片导演的拍片初衷就是为了将这个信息传递给观众,长久以来纪录片会从社会或内在两方面影响观众。
纪录片更少受限。和剧情片不同,纪录片必须拍摄真实世界中的真实事件,通常导演都不可能控制拍摄现场的环境和事件走向,发生枪战时你很难想到打光的问题!在纪录片中你不能过于控制拍摄对象。但也就是这种不加修饰的、即兴的素材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。
纪录片的拍摄对象是至高无上的。纪录片人应该与他们的拍摄对象血肉相连。鉴于他们想要拍摄的是某特定议题(issue-specific),环境又如此真实,拍摄对象就成了纪录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并要优于其他方面,比如说娱乐价值。事实上直到今天(2016年)纪录片人都对纪录片的娱乐性嗤之以鼻(译者注:但要看你怎么界定娱乐性,比如我就觉得《姑奶奶》比Discovery那些哗众取宠的纪录片更有富娱乐性)。当然现在这个观点有所改变,但拍摄对象仍起着主导作用。纪录片的关键在于真实可靠,其从1920年就成为电影类型中的一员,它继承了当时观众影像即现实的理念。今天,即使对着纪录片,人们都满腹猜疑。现代的观众们相信:逝者如斯夫,往事不可追。纪录片也是如此。所以导演必须提供足够可信的信息和来源以安抚多疑的现代观众。
形式远比公式重要。纪录片可没有秘方,每个议题都如此特别,你得自己找准适合的表现方法。一部纪录片采用何种形式、如何布局展现拍摄对象和影片所承载的意义一样重要,但没人尝试着去这样做。除了这些概念性的问题,编剧也要问一些实际性问题才行:
·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?
·制片人/客户/投资人想通过这部电影得到些什么?
·我的目标观众群是什么样的,他们会怎么看这部电影?
·观众对我的拍摄对象了解多少?
·片子该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拍?(黑白?彩色?动画?等等)
·片子预算几何?
这些问题会深刻地影响着剧本,因为到头来,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,都只是产品。艺术性必须和实践性、拍摄技术以及——钱携手共进。你得问问你自己,“电影预算变化会怎么影响我的剧本?”答案是:非常非常大。你在剧本里很容易就能写出场激动人心的古代异国战争,但现实是电影工作人员必须飞到拍摄地去,雇上成千上百的人,制作繁复的服饰,甚至为了真实去雇马。除去这些之外,你还要给餐饮食宿交通额外付钱,这可能就会超支了。一般编剧都要在相同场景下写个更便宜的版本,比如你可以只拍些男人脚步跑来跑去的抽象镜头,再加些兵器相接,血肉模糊等等,同时配上历史学家讲述战役的解说。不够精致?当然。没有力量?那可不一定。
导演直线:15054116080
公司统一热线:400 772 0056
地址:济南市历城区二环东路东环广场A座1007室
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